• 文章总数:7661 篇
    文章评论:700 条
    注册用户:83 名
    点击总数:11470064次
网站首页 >> 史海采珠 >> 文章内容

英魂流芳(续集完)——《小西湖》总第十九期

[日期:2022-08-03]   来源:《小西湖》总第十九期  作者:熊 焱   阅读:345次[字体: ]

 

英魂流芳(续集完)

———丁佑君轶事新探

 

    “什么?你喊什么?”匪徒们气急了,挥着枪跳起 来咒骂。丁佑君知道她已经把自己放在生和死的关头了。但是,她一点也不害怕。她想到敌人可能用最恶 毒的手段对待她,她看着敌人黑洞洞的两只枪口, 这时只有一个念头,要是自己的枪还在身上,她一 定把这些匪徒杀死。她镇静地回答:

    “我要喊什么,就喊什么。”

     匪首谌洪祥把自己的手枪抵着丁佑君的头:

    “你给我喊,蒋委员长万岁,拥护蒋委员长。”

    丁佑君看都没有看他一眼:“中国共产党万岁! 毛主席万岁!”“同志们,不要怕!勇敢些,沉住气,小毛毛土匪没有几个。你们就是饿死也不要下来!我 们的援兵马上就要到了,坚持到底,胜利是我们的……”丁佑君镇定地倔强地站立着,她那种永远也 不屈服的神情,喊话劝降变成了战地动员,完全出 乎匪徒们的意料之外,气急败坏的匪首谌洪祥大为惊慌又看了一眼周围的群众,扣动了扳机,枪瞎火 了没响。

    丁佑君用尽全身力气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随着宏亮的口号,我们碉堡里的同志开枪 了,一排猛烈的火花扑向了敌人。叛匪总指挥赵明安的侄儿赵世华忙开枪补击,一粒罪恶的子弹穿过 她的左胸,丁佑君昏倒在血泊之中……

    彝碉中坚守的区干部们,听到枪声后,立即向 群匪射出了一排回击的子弹。当丁佑君从伤痛中醒过来时,听到同志们的枪响了,忍痛又道:“同志们!不要怕,革命,是要……流……血……的……一个 人倒下去,还有千千万万的人站起来……”声音渐 渐低微。鲜血从丁佑君的前胸涌出,染红了她周围的土地……

    当天下午,凶残恶毒的伪营长柯锡之抓住丁佑君的双脚,在坎坷不平的地上拖了半里多路,背部包括全身被擦得血肉模糊,血染一路,将她扔在保 城河边北场口猪市坝的荒地上。     当天晚上丁佑君发出几声微弱的呻吟,附近老 乡闻声赶去,她要喝水,老乡们给了她水喝。她费力而低声地说:“跟着共产党!”当时这里尽是人高的 野草,旁边是棉花地。整个河西镇到处都是土匪……夜更深了、秋雨更密了,我们的勇士丁佑君忍 着剧痛,寒风夹击的秋雨似乎在低低倾诉,在微弱 地呻吟着……听着让人揪心啊,可没人敢出门啊, 两条腿的豺狼还围着村镇啊。

         9 19 日,盐中区匪首、“反共救国军”团长、 “西盐彝汉联合剿共总指挥部”总指挥赵明安露面了。他在镇上关帝庙召开了盐中叛乱各头目会议。 奉命化装侦察的县公安处治安科长杨方明得知后, 他毅然潜入关帝庙,后来转到围墙垛口处开枪射击,一匪徒脚部被击,顿时叫嚷起来,黑会也被搅乱,群匪兽散。

    恼羞成怒的叛匪,先将扣押的区公所分工负责 香城镇第一保(老街)和第三保(新场)的征借粮工作人员周云祥刑讯逼供。周云祥被捆在保城河边的 一棵大白杨树上,任匪徒刀砍棒击,坚不吐实,最后 绳断坠地,奄奄一息,仍默然无语。匪徒们将我们的英雄推入保城河中,可是仍一无所获。黄昏后,赵明安、王国贤指挥群匪封锁全镇,挨户搜查,终在正街 凤集旅店内将杨方明查出。因他刑讯不言,大义不 屈,挨到次日傍晚,土匪将英雄砍死后,抛尸保城河。

    再说,坚守在彝碉中的 8 位区级工作人员因 9 18 日早饭后就未进食,待到 19 日夜半,将近 30个小时,水无一口,粮无一粒,体力耗损颇大,有鉴于此,他们紧急会商后,决定在大雨如注、夜色沉沉的掩护下,集体突围,分路转移,争取赶往县城汇报一切。无奈他们冲出碉堡,在漆黑的雨夜中,很快就走散了。次日,8 位工作人员也不幸相继被叛匪搜获。

         9 19 日凌晨,盐中区农民积极分子谢必成与小学教员李宗周冒险偷渡洪水肆虐的安宁河,赶入西昌县城,向区公所和区党委报信。这时,才确知匪徒叛乱实情和丁佑君不幸被捕的消息。

    午餐时,在盐中区集训地 -- 城西外街邓团长公馆楼上的谢、李二人忽然同时发现:街道上有裕 隆乡土匪匡绍先身影闪现。

    盐中区区委书记马其达闻报,忙嘱咐谢、李二 人立即将匡匪截到楼里盘问。匡匪见势不妙,谎称 他也是进城报信的,随即出示两枚徽章,一为西干校毕业证章,一为西干校模范奖章,并谎言道:“这是丁代表被捕后,托他转交组织上的。”后来,县公安局长周庆西将该匪徒带走并亲自盘问,匡匪招供说:“两枚证章是从丁佑君衣服上抢夺来用作入城凭证的,目的是企图与其主子、在押恶霸王选初暗中联络,以求里应外合,攻打西昌县城。”

    据此,参加县委集训学习的各区干部于当天下午全部搬入城内,随即紧闭城门,戒严置岗,准备对敌战斗。

    除了以上交代的盐中区叛乱外,9 19 日午后 4 时许,川兴区的土匪也发动了暴乱,而且妄图攻城,终因东河水陡涨,流急浪涌,横渡困难,驻军又以迫击炮不断轰击,被击溃。

         1950 9 22 日晚,在盐源剿匪的第 184 师 一部奉命挺进盐中剿匪。面对解放军的清剿,那些 妄想当官发财的地痞流氓、国民党残渣余孳采取欺骗胁迫手段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在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压力下,有的闻风逃窜,有的一触即溃,有的当场投诚,被胁迫的农民更是一哄而散。不堪一击的叛乱,兵到即清,叛乱很快平息。

     9 25 日,中共西昌县委在会议室———董公祠 正殿召开阶段整风与减、退、反政策集训大会。县委书记张荣郑重宣告:“在盐中区土匪叛乱中,丁佑君 同志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壮烈牺牲。她临死时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死得很光荣。”、“丁佑君同志牺牲的时候只有十九岁,她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中国共产党西昌县委员会,根据她本人生前的要求,经县委决定: 追认丁佑君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全场肃然,寂静中,不少人的眼泪簌簌而落……突然,一个愤激的声音高呼道:

“我们要打回去!”

“血债要用血来还!”

“为死难烈士报仇!”

“彻底肃清土匪特务!”

 血债以血还 忠骨留人间

    大会结束之后,各区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武装 返乡工作。距英雄牺牲时间的三天后,盐中区的干 部途经高草乡时,区长刘金虎和区委组织委员杨立权立刻带队追搜匪徒卢本宗,但他早已潜逃。他们返回香城镇,土匪的踪迹了无,而区公所的公私财物全被洗劫一空。

    叛乱后不久,西康省工作团驻进盐中区,直接指导了全区范围的“清匪、减租、退押、反霸”斗争。 据张子良回忆:“省工作团的李培意、黄兴灿在裕隆 镇一个外号闪彪的土匪婆子卢袁氏手里清回了丁佑君的一枝朱砂色杆子的老式美国派克金笔,接着黄兴灿又清回了一件绿色毛衣,就是常见的烈士遗像身上那件没纽扣的外套。”烈士的战友、西昌县人民法院盐中区分庭审判员张子良亲手处决了那个直接逮捕烈士的元凶———裕隆镇土匪大队长高开祥。

     第三天,在盐中区叛乱平定后,中共西昌县委即指派县妇联张子玉和县委宣传部罗熙义急赴香城镇查寻收殓丁佑君烈士的遗体。最初,他们去了 镇的北场口糠市坝。附近的村民中有人介绍说: 1950 9 19 日当晚,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丁佑 君发出了几声微弱的呻吟,闻声赶去时,她说:“要 喝水”,有人忙去找水喂给她喝。接着,他们仔细地在“示众”现场观察并终于发现:“从躺卧的位置来 看,她晚上还支撑着爬了几步。”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次日,烈士的遗体却消逝得无影无踪……

    血衣残骨凌乱不堪,他们上前把那血衣、残骨 一丝丝、一块块凑在一起。

    烈士的遗体在哪里呢?好在不久即有热心的村 民前往镇上的盐中区公所报信:糠市坝侧的一棉花 地里,发现了一块人头骨。张子玉、罗熙义和亢廷胜、郭峰山等人急忙赶赴现场,果然看见一颗血迹染花了的人头和一张有骨无肉的笑脸。头骨上那排整齐、洁白而匀细的牙齿以及附近的几缕长发和衣服经熟识丁佑君烈士的好友、同志和战友证实:这正是烈士的骨骸。当天夜里,可能是马狗(当地野土狗)又吞噬了烈士的遗体!两只脚的狼开了枪,四只脚的狼又呲了牙。

    怀着对烈士临危不惧、临死不屈英雄壮举的崇 敬与对杀害烈士的叛乱匪徒狼子野心的仇恨,战友 们忙在就近的新场口一户居民家中觅得一只高约60 公分(两尺多高)的瓮口坛,将用红布裹好的烈士 遗骨与头发存于坛内,再以红布盖封瓮口,扎以红 绳密封。随后,搬入区公所大门内的左侧那排平房后的水天井内,暂停置于年久未用的青石板洗衣台下。洗衣石长约 1.20 米(四尺),宽在 60 公分(两尺) 以上,横架在两侧的石条上而略向外倾斜着,早已无人洗衣。烈士遗骨静置其中,可避风雨,也遮太阳。

     后来,战友们把佑君的残骨擦干净拼成一个完整的的遗体,穿上了她的军装,戴上军帽,就这样装了棺,在区公所内,举行了简单的追悼会,就这样安葬了佑君。

远去了,佑君,我们心中的英雄!你是美丽的,你才十九岁,那是灿烂的花季;你是不平凡的,你的形象崇高伟大,那绝不是偶然的。在家庭教育中,你受到了二哥、新华社记者丁好德的启迪;在学校教育中,你得到了市女中、共产党员黄梦谷的熏陶、感 染和指引;在白色恐怖下,你参加了如火如荼的学 生运动;成都解放后,你旋即投身革命,在“二、一 二”突围中,你受到了血与火的洗礼;在邛崃,你经 受了艰苦生活的严峻考验;在雅安,你学习了比较 系统的革命理论;雅安到西昌,你经历了徒步八百 里的锻炼。在那改天换地的年代里,在那披荆斩棘的革命实践中,你时时、处处、事事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因而能在斗争中迅速成长。

    西昌女中的同学们听到了这消息,失声地痛哭着,他们宣誓要为丁佑君复仇。

决心为烈士讨还血债的战友与乡亲们更加积 极地投身到相继开展的镇压反革命与土地改革运动中,为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与人民革命的伟大事 业而忘我工作与生产。

    同年冬。西昌“清匪、减租、退押、反霸”和“镇 反”、“土改”运动相继展开。继而恶贯满盈,“直接枪 杀丁佑君的凶手赵明安的侄儿赵志华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匪首王国贤、王国佐、谌洪祥、高开祥、匡绍先、朱暄、聂烈等也都先后伏法。”盐中区最大匪首“总指挥”赵明安逃往盐源后,继续聚众顽抗,在 1953 5 月终被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于树河。曾经喧嚣一时作恶多端的土匪暴乱终于彻底平息,血债得到了血的偿还。

    丁佑君同志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不胫而走,迅 速传到全国各地。《川西日报》以:“坚贞不屈的女青 年团员”为题;《西南青年》以“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为题;《人民日报》以“丁佑君同志的英勇事迹” 为题;《上海青年》以“党和人民的好女儿———丁佑 君同志”为题先后作了报道。《重庆新华日报》发表 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南区工作委员会关于 丁佑君同志壮烈牺牲的通报”;《西康日报》刊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康区工作委员会号召全 省青年向丁佑君烈士学习”的公报。很快,西康全省 以至全国各地掀起了向丁佑君烈士学习的热潮。

    烈士的父母曾希望把佑君遗骨运回故里安葬, 西昌人民却热烈要求留下烈士遗骨,留下这位带给西昌千百万父老乡亲美好愿望的好姑娘,希望留下 为这片热土,为这里的人民的利益而英勇牺牲的忠魂。

    丁佑君同志牺牲后,西昌、成都、雅安等地隆重举行公祭、追悼大会。

         1950 10 18 日,中共西康区党委书记、西 康省主席、兼西干校校长廖志高为《西康革大》特刊 题词:“仅在我们学校中经过短期训练的新同学、新团员,即能在为人民的事业中顽强不屈的和匪特搏 斗,不惜牺牲的保护革命利益,这是我们学校的光 荣。这种精神应为我们全体同学及所有革命工作者 悼念和学习。我们誓以肃清一切匪特来安慰所有英勇牺牲的同志。”

        1951 5 19 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署了《革命牺牲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并核定为 “革命功绩:一大功。”

        1951 11 27 日,西昌各界组成丁佑君烈士治丧委员会,决定在盐中区公所驻地(河西)兴建佑 君烈士陵园暨筹备公祭事宜。

        1952 5 4 日,陵园竣工。中共西昌县委、青年团西昌县工委、县妇联、盐中区公所等单位及万 名干部群众,共同在河西丁佑君烈士陵园召开公祭丁佑君烈士大会并举行安葬仪式。团县委编印了 《安葬丁佑君烈士纪念册》,纪念册刊登了中共西昌地委和党政军首长梁文英、樊不屈、苗前明、陈捷第 为丁佑君烈士的题词和团中央、团西南工委的唁电、丁佑君烈士的父亲丁栋臣的感谢电,以及王一 本、高诫三、刘若愚、章润瑞、赵经魁等同志的悼念 文章共 15 篇。公祭大会后,举行安葬仪式。丁佑君 生前工作过的香城镇二保(建政后为中心乡)献来 了珍贵的沉桥杉棺木,烈士遗骨正式装殓入葬。

    1958 3 27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委员长朱德同志为纪念碑亲笔题词:“丁佑君 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女儿,是青年团员和青年的好 榜样。中国青年应该学习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党和人民的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精神。”

         1985 7 7 日,团凉山州委开展“学先烈、承伟业、绘宏图”活动,在邛海公园举行了纪念丁佑君烈士牺牲 35 周年暨塑像落成典礼。丁佑君烈士的 二哥丁好德应邀出席并讲话,又去河西察看被捕、 喊话和殉难的地点,在丁佑君烈士陵园植了两株翠柏,还撰写了“西昌三天一生难忘”的文章。丁好德,州委书记施嘉明、团省委副书记王雨顺为正在筹建的“丁佑君烈士纪念馆”题了词。

    丁佑君同志在解放战争大陆的最后一仗——— 著名的西昌战役之后,在巩固人民新生红色政权的历史任务中,面对国民党的残渣余孳作了特殊的斗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个人倒下去,千千万万人站起来”。他们站在了世界的东方,顶天立 地,继往开来,踏着先烈血迹,建设现代文明。

    茫溪河畔的精英,安宁河边的碧血,经久坎的高炉,漫水湾的发射架,总是让我们联想在一起。

    最后让我们用当代诗人高缨同志一首颂诗作结:

她永远十九岁

她没有老,也没有死

她总是十九岁

她永远十九岁

岁岁花落去

岁岁雁南飞

任时钟滴滴答答催日月

她永远十九岁

 

不是凝固的玉雕

不是呆板的石碑

是每一个早晨的一抹霞光

是山里林间的潺潺流水

在微笑

在唱歌

在干活

在劳累

她总是十九岁

 

采过花儿的手

展在镜中的眉

夹在书本里的红叶

滴在诗行里的眼泪

她和所有的女孩儿一样

爱笑

爱哭

爱幸福

爱未来

相关评论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