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总数:7654 篇
    文章评论:698 条
    注册用户:83 名
    点击总数:11312162次
网站首页 >> 小说星空 >> 文章内容

一 背起行囊 人生第一次背井离乡(续九)——《小西湖》总第十八期

[日期:2021-06-30]   来源:《小西湖》总第十八期  作者:向智力   阅读:672次[字体: ]

 
    下午两点,老板带着我回到了办公室,也就是 刚才取午饭的地方。办公室条件不错,有空调,一走进去就感到凉爽的空气扑面而来。
    我同时还能感觉到,厂房洞排气扇那电机轰鸣声的强大,让整个钢木机构的两层办公楼震动得不停地颤抖。
    老板指着一张空桌子说:“Ok,this is your desknow, you can use it.”(好了,这就是你的办公桌了, 你可以使用它。)
    我既意外又高兴,很礼貌地回答到:“Thankyou!”(谢谢!)
    此时,我似乎忘记了中午的那场恐怖景象,心里得到一丝安慰。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办公桌。
    我的老板大约二十六七岁,他是第一次来中 国。对于中国的情况,他除了从书本上了解了一些 外,对其他一无所知。因此,他总想通过我来了解中 国,同时,我也需要从他身上多学些外国人好的生活、工作方式。
第一个下午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办公室外,厂房洞通风机的巨大的轰鸣声持续 不停,时间一长,就成了催眠曲。再加上没吃午饭, 肚子饿极了,根本提不起精神。我只想躺下去,闭上眼睛美美睡上一觉。但这是不可能的,我早在报上或杂志上就知道老外干起活来玩命,时间概念非常强,他们最恨上班时间睡觉的人,一旦发现,要扣奖金的。我自然不敢犯错了。
    熬吧!好不容易到了傍晚七点,按照联营体要求,上下班的全体人员必须在各部门的工地上打了 饭再回营地。因此,在洞挖部办公室下,再次聚集了 下班的几百人和上夜班的几百人。
    可以想象,本来就不大的地方此时聚集了比中 午多出一倍的人,怎么不叫人紧张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了七点半,仍不见餐 车的踪影。此时,饿是我的第一感觉。又是第一天上十二个小时的班,身心受到了极限的挑战,早就疲惫不堪了,心想着早点吃完饭,回营地好好地睡一觉。
    焦急!期盼!
    大家都怀着同样的心情,等待着。
    这时,一个餐厅工作人员急匆匆跑来,急着要找翻译,刚好碰到我。他要求我跟主管老外讲,由于中午发生了那样让人痛心的事件,餐车不敢开进来,在三滩桥头停着的,希望老外整顿一下秩序,让工人排成五排,等候餐车的到来。    
    “好!”我痛快地回答。
    于是,我向老外翻译了餐厅工作人员的意思。 老外十分恼火,说道:
“I don’t care what problem will happen, I needyou to supply food to them, I need them to do the job,there are many people waiting for your food in order toget ready for their night-shift. If they can’t on time, Iwill dismiss them, and I think they will give you moretrouble than last time.”(我不会在意任何事情的发 生,我需要你们给他们供应餐食,我需要他们工作, 有很多人在等待你们供应饭菜,吃完后要上夜班。如果他们没有准时上班,我将解雇他们,而他们一 定将给你们制造比午饭时更大的麻烦。)然后一甩手便离开了。那餐厅工作人员感到“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傻呆在那儿,显得不知所措。
    此时我的心里也十分着急,中午就没吃成饭, 再不想办法,连晚饭也吃不成。
    情急之下,我主动跟那位餐厅工作人员商量, 让他拿一个对讲机回车队,等候我的消息。
       我拿起一个大话筒迅速跑出办公室,站在最高处,发表了生平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人的演讲:“哥们 儿,有件事要跟大家商量!”
    吵吵闹闹的人群渐渐静了下来。
       我清了清嗓子,继续对着话筒大声说:“中午, 大家太性急,都想提前打饭吃,引起了骚乱,使很多人没有吃到午饭。请想一想,大家背井离乡出来的 目的是什么呢?不都是为了挣钱吗?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本钱。大家都那么辛苦地工作,劳动强度那么大,饿着肚子怎么行,这样,一定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现在餐车在外面等着,他们不敢进来。为了避免中午的事件再次发生,希望大家自觉地排成五条长队,维持好秩序,等餐车一到,按秩序逐个打饭。”
     说到这,我停了停。看来,大家都听进去了。
     我再次大声地说:“如没意见,就听我的———站 成五排长队!”
     人海开始涌动,从无序到有序。不到五分钟,杂乱的人群变成了五条长龙。
     安排妥当了,我再次兴奋地拿起了对讲机……
     这天晚餐的供应有条不紊,我为我自己的号召力感到自豪。
        我也拿起饭盒去站队,那位餐厅负责人叫住我,将我带到一辆餐车前对工作人员说:“从现在起,向翻译的饭由你们这辆车负责,他不用排队。另外,要保证他饭菜的质量。”
        然后,又主动向我介绍了几位炊事员。我一阵高兴,忘记了饥饿和烦恼。
     人,不是低等动物,是有感情的,是懂得尊重的。只要你说的在理,他就会听你的。我觉得,我是在用我的智慧赢得了别人的尊敬。吃罢饭,累了一天的我,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这个工地有三个老外,而我的老板每天仅在工地上工作五个小时。偶尔到仓库领取一些配件,没 事了,就待在办公室玩电脑,一玩就是五六个小时。 当然,这是后话。
 
自尊与“饭碗”,哪个更重要
 
     不知不觉过了两周,工作渐渐步入正轨。
     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从日常生活的交谈中提高 了许多,老板很满意。除工作中的尽职尽责,我还在 生活上经常关心老板,就像一个忠诚的服务员,无 论老板的生活遇到什么麻烦,我总会尽心竭力去帮 助,大家的关系自然也就十分融洽。
     但是我的英语基础很薄弱,肯定要遇到一些麻 烦。二滩就是二滩,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对于所有 投身于二滩建设的中国人来说,都是一样,得正确、 认真面对。
     在二滩工作,最重要的是工作资质。翻译工作 要求要懂得大量的机械原理、维修常识,以及一些 工具名称。我所在的工作部门是属于承包工程,机械设备全是由老外他们自己维修。老板要求我必须准确地把原话翻译给工人,教工人如何着手干活。 可我过去学的英语基础除了一些旅游常识和生活术语外,对机械原理、工具名称是一窍不通。有时连汉语的机械和工具名称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英语了。
麻烦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一天,大钻机突然停止工作,据老板说可能是传动轴的轴承坏了,需要拆开机壳检查,也需要工 人到小仓库去拿扳钳、改刀、拉力器等工具。可能是
    老外着急,神情显得特别严肃,嘴里劈里啪啦一长 串陌生的单词向我袭来,我听得目瞪口呆,半天反 应不过来。老外的性格就是说干就要干,干就要动 作敏捷,反应快。老板等了几分钟见我没有反应,向我并吼道:
“I told you that I need tools for uninstalling the machine, would you please call someone for it? I need them now, not tomorrow.”(我告诉你我需要用工具拆机器,请你叫工人去拿,我现在就需要,不是明天。)
     我实在难以应付这一尴尬场面,不知作何解释 才好。这是老板第一次发那么大的脾气,脸色极难 看。我也急得快要哭了,用几乎只有自己听到的声 音颤抖地说道:
    “I’m very sorry! Mr. Bernard, I can’t understand what you said, I do not understand any machinery words or tools’words.”(对不起!Bernard 先生,我不懂你所说的话,我一点都不懂机械和工具的单词。)
“Ok, go back to main office and find another job, I don’t need you anymore.”(既然这样,那就回到主办 楼去找另一份工作,我不再需要你了。)
    说完,老板便叫上他的几个工作伙伴去拿工具,用手比划着指挥工人干了起来。 站立在一旁,我脸部表情十分僵硬,似乎周围的空气凝固了。 我思绪起伏,有一种被判了死刑的感觉,心里在矛盾着:就这样短暂地结束了?难道我的翻译生涯就这样再次带着失败回老家?
    我该怎样回去面对自己的妻子、女儿呢?
    我真的就那么无能?
    回去后债主来催债,我该拿什么去偿还?
    脑海里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妻子已经为家中繁琐之事吃尽苦头,从结婚至今还未过上一天好日子。还有我的女儿,她多么需 要自己应该拥有的父爱啊!我还得为她多挣些钱回去,让她顺利成长,上大学。想到这些,我阵阵心酸却欲哭无泪。
 就这样呆坐了一个多小时。 老板干活累了,坐下抽烟。我厚起脸皮走近他, 说道:
    “I’m very sorry! Mr. Bernard, you know my family is counting on this job, I had not learned any machine and tools’words, would you please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ll try my best to learn it quickly.”
   (非常对不起!Bernard 先生,你知道为了我的生活和家庭,我需要工作,在此之前,我从未学过机械方面的知识,请你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努力尽快学会工 作上所需要的知识。)
    老板此时火气也好像消了一些,说道:“You know, our duty is heavy. we need time, but time past so fast, we can’t waste any time. We have no right to waste time, our time is so limited. So, from now on you’d better, learn English everyday. I’ll give you two months, if you still can’t understand the words what I say, then,I’m sorry that I must fire you.”(你知道,我 们的工作责任很重,我们需要时间,但时间过得太快了,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啊!我们没有权利浪费时间,因为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你最好从现在起,每天必须学英语。我将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如果两个月后,你仍然还是不懂我所说的话,对不起,我将立即解雇你。)
     “Thanks a lot! I’ll try my best to do it.”(非常谢谢!我将尽我的努力去做好。)
     气氛缓和了,老板和我又开始了正常地交谈,谈论奥地利的天气、欧洲人的工作风格,等等。
     老板提议,让我每天手中带着一个笔记本,记上一些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不懂的单词。我诚恳地拜老板为师,向他学习。实际上,我很清楚,我不得不 拜老外为师。自己的英语基础差,许多机械部位和工具的名称,别说英语,就连汉语都搞不懂,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初出茅庐就充当机械技术翻译,对我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说就是不可思议。还有两个小老外(在二滩,工人们通常把职务较低的老外称为小老外),他们一个搞电器,一个搞管道,对这些相关知识也要求有专业的理解。老板要我每天至少在集装箱里逗留五个小时,集装箱里装着上千种工具和配件,要求我在一个月内必须记住。
     攀枝花的三月,白天烈日高照,室外温度高达摄氏 38℃。集装箱是钢结构,经过烈日的暴晒,箱内温度更高,而用于排热的,仅仅是一台小小的排气扇,有时热得让人无法承受。各种小型机械和油类的异味塞满了鼻孔,几乎到了窒息的地步。
     这种环境,根本就不是人逗留的地方!
     但我自己很快地找到了心里平衡:既然可以留下来,那就是有了一线奋斗的希望,也给了我自己一次难得的就业机会。每个月有 1500 元工资的诱惑,还可以逼自己学习。
     忍吧!
     老板也自愿充当起老师的角色,每当我有问题向他请教时,他总是耐心地解释。
    不久,我的随身笔记本上已密密麻麻地记了很多英语单词,这也成了我工作的制胜法宝。
     3 月 27 日,星期六。
     紧张工作了一周的人们松弛下来。
     中午一下班,就有人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攀枝花或到攀枝花市的中心城区炳草岗去玩。
     我不能够走!
     我们的工地要求 24 小时不停机,没有休息日。
     老板、小老外、工人都必须上班,我就更不用说了。下午两点,看着人们纷纷离去,我的心飞向了远方的老家,脑海里浮现出妻子、女儿的身影,猜想着她们此时正在做什么。
    我在攀枝花的一个兄长也专程来过工地一趟,但没见着我。他留下了一个口信,叫我周末有空就到他的单位去找他。
     我何尝不想去呢,他可是我在攀枝花唯一的亲人啊!我有许多心里话,想对他说。但想归想,还得继续上班。
     到下午五点半,我们的工地上来了一个德国人,他是分管 8 号公路洞挖工程的现场经理。这个人脾气古怪,傲视一切。他和老板用德语你来我往地说了一通,之后,老板把我叫到身边说道:“Tomorrow all the job-sites will be out of power, so we can’t work. We plan to go to Panzhihua shopping. Do you like to go with us?”(明天整个工地都要停电,不能工作了。因此,我们决定去攀枝花购物,你想和我们一起去吗?)
     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件好事,可以有机会见到兄长,也可以买一些生活用品。
     我便迫不及待地对老板说“Sure, I also think you need my help when you are out.”(当然,我也认为你们外出时需要我的帮助。)我提出,我是否可以提前到攀枝花,第二天在竹湖园门口等他们。
老板很爽快地同意了。
     于是,与驾驶员接洽好第二天接我的准确地址后,我提前下班,乘上中巴车去了攀枝花市的炳草岗。
     按照兄长给的地址,几经周折,我终于找到了他。兄长能力很强,任乐山市某物资公司驻攀枝花办事处主任。
    他为人和善。在我人生的航道上,他就像一盏灯塔,总是指引着我,让我正确地为人处事。
    兄长十分理解我,把我带到一家乐山人开的餐馆,点了很多菜,让我美美地吃一顿。
    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兄长眼圈红了,然后他笑了。
    他知道,幺兄弟从小被爸、妈宠到大,三十多岁了,从未离开过家乡,这次孤身在外,变成这般模样,能不让人心疼吗?
     一顿饱餐后,回到兄长宿舍。兄弟俩话匣子一拉开,谈论起了二滩的见闻,二滩的工作、生活,滔滔不绝。
     兄长说,他可能月底要回一趟家,问我家里有没有事要办。我一听到此话,心里又是一阵难受。要是我也能回去该有多好啊!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和女儿,可现实让我走不了。我只好要求兄长带一张妻子、女儿的近照来,并询问一下家里情况。
    这天,一直兴奋到午夜十二点,我躺下,舒心入睡。
    攀枝花,三至七月的天气,下雨如下金。
    一阵大雨在夜间洗刷了整个城市,让早晨的空气显得格外清新。
    起床,吃过早饭,我到约定地点等候老板。
    刚下了雨的空气带有几丝凉意,呼吸起来特别清爽,在二滩闻够硝烟灰尘味的我,不由自主深深地吸两口,倍感舒适。
    大约九点半,老板和其他两个老外到来,相互问候几句,我便坐上他们的车,径直向攀枝花市中心的商业区驶去。
     攀枝花是一个新型城市,到处高楼大厦,道路宽阔,邮电广场彩旗飞扬。同老外们一起逛街、进商厦、吃小吃、唱卡拉 OK,路人都向我投来羡慕的眼光,我心里好不得意。
    中午,按照与兄长的约定,我将老外带到乐山老乡的餐馆吃午餐。
    兄长一直坐在外边,默默地看着我们。
    我发现,兄长又流泪了。我知道,这是兄长高兴的眼泪。幺兄弟做起了让人羡慕的工作,他的脸上有光。
     按照我的几个哥、嫂的话,就是幺兄弟从未做过有“气质”的事。现在,我做了!
     真正轻松地玩了一天,告别兄长回到二滩已是晚上十点钟。明天还得劳累呢,我胡乱地吃了一点东西,上床睡觉。
    边学边干,老外严格要求我在上班时间只能学英语,不能看其他文书。就在这样的境遇下,即使我还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老板也愿意耐心指导,并协助我表达出来。
    不知不觉过了两个月,在边学边用的环境中,我也逐渐锻炼出来。可以说,我跨出了人生新的一步,真正认识了自己的生存价值,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做人的自信心。
    由于我曾经从事过旅游行业,所以每当聊天时,家乡的乐山大佛便成了谈话的主题。我们谈论了大佛的修造时间、工程工艺以及乐山的人文地理、风味小吃等等。
    时间一长,竟引发了三个老外极大的兴趣,他们说,等打完这口井,利用工程的空闲时间,让我带他们参观乐山大佛。
    “好!”这一信息,让我心里乐开了花。
    离家两个多月了,对亲人的思念,让我早已一遍遍地想回乐山了!
 
    编辑点评 平地起惊雷,山复疑无路。短短一两个月时间里,面对英语交流的一个又一个难关,作者实现了从惊恐到惊喜的升级梦想,无不透露出一个当初无名小子攻克一个个英语字母的奋斗历程,就是一个成功逆袭走上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的过程。

相关评论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