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总数:7661 篇
    文章评论:700 条
    注册用户:83 名
    点击总数:11469947次
网站首页 >> 散文天地 >> 文章内容

年 画——《小西湖》总第二十一期

[日期:2023-10-20]   来源:《小西湖》总第二十一期  作者:姜利晓   阅读:61次[字体: ]

          年画是属于年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这年画才会出现,在集市上,在家家户户置办的年货里,在家家户户的门楣上。年画,是一道过年时不可缺少的风景。

       想想自己最初对这年画的喜爱,还是源于年画上的内容。比如贴在自家大门上的秦琼和尉迟恭吧,两个武将,威武地站立在年画上,也站立在大门上,就像是一对忠诚的士兵,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可关于他们两个的故事,我那时却是知之不多,怀揣着一种探奇的心情。长大后读了很多的书,才知道他们两个都是英雄人物,都是人中楷模。

      将花鸟虫鱼梅兰竹菊,一一刻印在这年画上,成就了年画不一样的美,智慧的人们,似乎可以将人世间的一切,都能轻易搬进这年画里,那种贴近百姓生活的东西,一眼就能让你感觉到亲切,这上面虽说没有什么柴米油盐,却展现出最最真实的人间烟火,尤其是乡下过年时,年画一贴,年味儿立时就浓起来。

      其实,这年画啊,随着岁月和时代的变迁,在不同的时代,它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时代特色,新中国初期到文革,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初期,再到二十一世纪,时代和我们生活的变迁,都在这一张张小小的年画上得到体现,但是无论是怎样的变化,年画里体现出的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没有变,对未来日子的美好祝愿没有变,对信义正气的宣扬没有变,它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正能量没有变。过去,就算是再贫穷的日子,只要在屋内屋外一贴上这年画,就会瞬间让这乡下低矮破旧的房屋蓬荜生辉,我想,这也许就是心境的问题吧!

       在我们这里,把那种门神画和灶王爷玉皇大帝的神像画,也统称为年画,这是广义上的年画,儿时的记忆里,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年画,莫过于那个戴着兜兜光着屁股的胖小孩了,他胖乎乎的样子,可爱至极。似乎,你每一次看他时,他都在对着你笑。我们彼此之间不用任何的言语,只是这样相互看着,就能心有灵犀似的,被他的笑容所感染。

      在年画中,关于关羽的年画是最多的,关羽关云长在民间被尊称为“关公”或“老关爷”,在人们的心目中,他是正直忠义的化身,他不再是个人,而是人们心目中的神灵,尤其是人们在结拜之时,叩头敬拜的一定是这老关爷,他不仅仅是忠义的化身,在人们的心目中,更是监督人们忠义的神灵,有谁背信弃义,就一定会遭到老关爷的惩处。红脸的关公,在年画上那副威风八面的样子,让人看着生畏,也让人产生几分敬仰。

       在我的家乡,这老关爷是要被当成是神灵,供奉在正当门迎背墙的神龛里的,这是看家护院的神灵,更是守信重义的神灵,值得膜拜。

       一张张小小的年画,让老百姓的年变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起来,这年画里,装着老百姓心中的祈愿,也装着老百姓心中的一种情感和文化的传承,更是老百姓心中的一种情感寄托。跟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画是伴随者,更是记录者,在年画的小小变化里,是我们的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啊!

       如今,人们过年的方式变了,就像那最初的燃放烟花爆竹吧,现在为了环保,烟花爆竹的燃放,也渐渐地少了,渐渐地要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像我国著名的开封朱仙镇年画和河北武强年画,都被列成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有着这样的保护,这年画啊,就不会在人间绝迹,一门古老的技艺,就不会失传。这是让我感到欣慰和安心的地方。

      年画红彤彤,照亮我们的一段最温暖的记忆,也映红了平常百姓家红红火火的日子啊!

相关评论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