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总数:7654 篇
    文章评论:698 条
    注册用户:83 名
    点击总数:11312282次
网站首页 >> 散文天地 >> 文章内容

一碗凉茶寄哀思—《小西湖》总第二十期

[日期:2022-10-17]   来源:《小西湖》总第二十期  作者:彭远森   阅读:231次[字体: ]

            凉茶,这是我一辈子最喜好、最难忘的最佳饮品。我放学回家,第一想喝的是凉茶;我赶场回来,第一想喝的是凉茶;我干活回来第一想喝的是凉茶;夏天,我用凉茶泡热饭,泡菜下饭,如泡姜、泡辣椒、泡豇豆等,吃起来特别爽口。我醒酒后,第一就是想喝凉茶。现在,我也还经常吃凉茶泡热饭。喜欢凉茶,可能是受我娘的影响,她也是无论干活回家、赶场回家、走亲访友回家都要喝一碗凉茶,听着她喝茶时发出的咕嘟咕嘟的声音,真过瘾、真爽快。每喝完了,她还会发出“噢”的一声长叹,更是余味悠长。

    我娘每天早晨起来都要烧一壶茶凉在那里,供全家一天享用。夏天,怕不够喝,还要另加一大钵。冬天,水太凉,需要保温。我家的凉茶壶是锡铸的,可容约 2 公升水。为了保温,用棕片量身缝制了一个厚厚的茶壶包。茶壶包与茶壶间还用棉布包住棉花缝制的茶壶棉衣。这样可保证大半天能有温热的茶喝。那个年代,农村用不上暖水瓶,更没有电热开水桶。

    凉茶的烧煮办法是将煮饭的铁锅洗净,冲进干净的凉水,烧开,抓一小把茶叶放进沸水里,再煮上一会儿,到火候,将煮好的茶水装进壶待饮用。

    当时我家用的茶叶叫大树茶,即是一种乔木,将树砍回家,将枝叶切碎,连树干也砍成小木片,放入大蒸笼内蒸约 2 小时,倒在篾簸箕内晾晒干收藏起来。这就是做凉茶的茶叶。这种凉茶喝起来,有一点微微的清苦味,但回味甜、生津、爽口、提神。

    我娘姓杨名素贞,是一位能干的家庭主妇。在她小时候,我外公(我叫家公)为了让她和我姨孃、四个舅舅读书识字,请了私塾老师,教他们读三字经、增广贤文、中庸、大学等。听我姨孃讲,我娘悟性最好,她念过就记得,我娘认得很多字,一般的书信她能读懂,但不会写。她满百周岁时,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去看望她,为百岁老人祝寿,送了一床鸭绒被和一个红信封,信封里装有 500 元钱,信封上书写“: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从贵阳回到老家时,我娘说起这事。她说“: 人家在红信封上还写了一行字,叫山南比寿……。(她是从右往左念,古时念法),把我的寿与山比,那我就比不上 ,如真是那样我不就成了老乌龟了嘛,”说完,她哈哈大笑起来。这也说明,到一百岁时,她也还认得字,起码她认得“山南比寿……”

    我娘会画花样。如有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娶媳妇、嫁姑娘的,要绣花鞋、绣床单、绣帐帘、绣枕头、绣门帘、绣桌布等,都带着白布、绸缎等细软材料登门求助。我娘是有求必应,一定不能让别人失望。她非常自信地在人家拿来的白布或绸上,先用手指拇指甲画上印记,再用细毛笔蘸上墨水,沿着指甲画的印记,仔细描绘。主要画的是变了形的或叫艺术化了的石榴花、牡丹花、玫瑰花、荷花、兰草等。那些客人每每都是满意而离去,我娘也表现得很有成就感、满足感、得意感。别人也送上些小礼物,如鸡蛋、花生、糯米、黄豆、绿豆等。

    我娘会做豆豉、豆瓣酱、霉豆腐(豆腐乳)、盐菜(芽菜)、咸大头菜、五香大头菜、泡菜等,在老家统称成菜。这些成菜,几乎一年四季不断。阴历二月初二是雀王节,要吃汤圆,用汤圆敬雀王,黏住雀鸟的嘴不让啄食农人辛苦种出的粮食,不与人争粮;五月端午()节,要吃粽粑;八月中秋要吃糍杷;过年,除腊肉、香肠、腊猪肝、腊猪肚、腊猪舌外,还有叶儿粑(甜、咸两种)、泡粑、醪糟、米花糖、苕丝糖、糖果子、

    糖包谷花团等,这些过节要吃的东西,都是我娘亲手做。还有蛋卷肉、甜烧白、咸烧白、夹沙肉、姜汁肘子、罈子肉等。小时候吃过我娘亲手做的许多好吃的东西,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滋滋有味。我娘辛辛苦苦一辈子,主要是为我、疼我、爱我,让我吃好、穿暖、读好书,有出息。可她,一生粗茶淡饭,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我读小学 6 年,有 4 年在镇上。两年住在我满孃家,我满孃去世后,两家闹了点不愉快,就离开她家了。我走读两年,每天来回约十六里行程,我早出晚归,风雨无阻。五、六年级我住在一位同学家。初中、高中是在同一个学校。

    当时五通桥市唯一的一个完中,叫五通桥中学,前身是盐业通材中学,离家约 40 里,我住校 6年,很少回家,除寒暑假外,一般是星期六下午回,星期天下午返校。大学 4 年是在重庆北碚的西南农学院,后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前几年又与西南师范大学等合并,建立西南大学。当时因没有路费,大学四年,只有两个暑假回过家,总共不过 30 天。大学毕业分配到贵州,因忙于工作,也很少回去。2007年我娘去世,享年 103 岁。她怕火葬,1975 年后就再没有来过贵阳,回去后守住家里准备的那口大棺材过了30 多年。那口大棺材是我在沐川县工作的堂妹夫送给她的。冷杉木,除棺底是三块木方构成外,其余五面都是一块整木成型,平放在地上约 1.5 米高,质形都属上乘。我娘去世的当天我就乘飞机、坐汽车赶回去了,入乡随俗,请道士做了三天道场,并找村领导请求土葬,并说明了理由。村领导表示同情和同意要我交纳了 700 元钱的占地费,总算了却了她老人家和我的心愿,大棺木派上了用场,成了她老人家永久安息的地方。在做道场时,我在她灵柩前的贡品台上,特地放了一碗她每天都喜欢喝的凉茶,以寄托我的哀思。

    我娘走了,现在深感愧疚,心情难以平静。我陪我娘的时间太少太少了。

    悔

母亲恩德似海深,余生难报养育情;

只望来世还为子,陪伴娘前尽孝心。

相关评论
热门阅读